1964年底,国务院批准了山东和河北两省的省界调整方案,明确规定了调整细节。根据方案,山东省馆陶县的省界将以卫运河为分界线,左岸的村庄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配资代理平台,而右岸的其他村庄则分别划归山东省的临清县和冠县。
在通常的行政边界划分中,如果河流作为分界线,通常会按照以下规律:对通航的河流,边界一般设定在主航道的中心线;而对于不通航的河流,边界则通常设在河流的中心线。实际上,自1964年两省调整省界以来,卫运河的中心线便成为了两省的正式边界。 河北省馆陶县城就坐落在卫运河的旁边,县城东侧是卫运河的大堤,堤坝距离河道中心大约150米到300多米。也就是说,卫运河中心线以西的区域属于河北省。 然而,如果有人从馆陶县城的南环路开车,穿过横跨两省的卫运河“七一”大桥时,会注意到桥西头挂着“山东界”牌子,这个牌子的位置竟然超出了卫运河中心线约150米,进入了河北省境内。根据通常的省界划分标准,这个牌子应该挂在桥梁正上方、即河道的中心线上。那么,为什么这个“山东界”牌子会“越界”到河北省呢?这是否违反了相关的划界规定呢? 其实,山东省在这里挂省界牌并不违反规定。原因在于,“七一”大桥的归属问题在1964年调整省界时已经明确。根据1964年12月5日的《河北省邯郸专员公署 山东省聊城专员公署关于调整两专区边界行政区划交接的意见》第九条规定:南馆陶卫运河大桥(即“七一”大桥)、北馆陶卫运河大桥、秤钩湾水文站及卫运河航运港,均由山东省管理。因此,“七一”大桥虽然位于河北省境内,但由于它是由山东省管理的建筑物,归属仍然属于山东省。 所以,按照这一规定,桥上的“山东界”牌子挂在西桥头是完全合理的。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山东省虽然拥有大桥的管理权,但并不拥有大桥下方河道中心线以西的土地,这片土地依然属于河北省。因此,在这里挂“山东界”牌子,似乎有些小小的不合适,毕竟这块区域实际上是河北省的土地。当然,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“争议”,毕竟两省都是祖国的一部分,大家没必要太过于较真。 你了解这些情况了吗?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讨论。 发布于:天津市宏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